top of page
Search
peiyao3

細川俊夫音樂中的時間與空間概念 #2

Updated: Nov 7, 2021


文/ 張懿德 Yite Chang

譯/ 許雅雯 Anaïs Yawen Hsu



作曲家生平



細川俊夫,1955年10月23日生於日本廣島近郊,原生家庭深具日本傳統文化,祖父為花道老師1,母親教授日本箏2。然而,自小耳濡目染的細川卻認為這些傳統過於「單調乏味」3

年幼的細川甚早習琴,對莫札特與貝多芬的音樂特別感興趣,而後又深受巴哈與舒伯特吸引,一心嚮往歐洲音樂。在他眼裡,日本傳統音樂陳舊過時,聽眾僅剩年歲較大的長者。


十五歲那年,細川在廣播中聽見武滿徹(Toru Takemitsu)4的作品《十一月的腳步》(November steps)。這首曲子由日本傳統樂器琵琶5與尺八6擔任主奏,細川為之著迷,便決心以音樂為志業。隔年,這位年輕的作曲家前往東京學習音樂,那段時間內,他在韓國作曲家尹伊桑(Isang Yun)7的交響曲中獲得許多靈感。


1976年,21歲的細川為學習更多西方音樂知識來到柏林定居。當時就讀柏林藝術大學(Hochschule für Kunst)的他在尹伊桑的指導下研習作曲,並跟隨波蘭籍教授紹洛尼克(Witold Szalonek)與庫納特(Rolf Kuhnert)學習,前者教導樂曲分析與理論,後者則指導鋼琴演奏。


也就是在這個時期,細川首次正視自己體內日本血脈。他曾說過:「日本是一座島嶼,文化非常封閉且單一,我們無法想像外面還有其他種族(völker)存在。」8

此時的他創作了最早的幾件作品,包括1978年在呂貝克(Lübeck)完成的《冬季候鳥》(Winter Bird)、1979年在漢諾威(Hannover)完成的《旋律》(Melodia)和法蘭克福(Frankfurt-sur-le-Main)的《旋律II》(Melodia II)。1980年,他以長笛、小提琴、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樂曲《序破急》(Jo-Ha-Kyu)獲得羅馬瓦倫提諾.布基(Valentino Bucchi)比賽首獎。



 


而後幾年,他更持續耕耘作曲領域,1982年時交出了十七絃箏的作品《夜曲》(Nocturne),成為他第一首為日本傳統樂器創作的樂曲。細川深受武滿徹的啟發,深入研究了他早期的作品與思維模式。


「他企圖形塑日本音樂的氣韻,他所做的不只是仿製西方的音樂配置,而是想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音樂。」細川曾在與Jacky Vonderscher的對談中提到對武滿徹的看法(譯註:全文載於琉森音樂節(Lucerne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)出刊的《羅氏委員會-細川俊夫》一冊中)。

同年,細川聆賞了一場雅樂(Gagaku,日本宮廷樂)的演奏。柏林多年的訓練讓他更有意識地接觸並探索母國文化的特點,因此對雅樂、佛教僧侶的唱誦和日本箏的特性都有了更深入的體會。


演奏會後,他意識到日本傳統音樂的美感,憶起童年時光與母親彈奏的日本箏樂曲,開始思考屬於自己的音樂。在一次與Jacky Vonderscher9的對談中,他提到:

「當時我在歐洲研究當代音樂,關注微分音(micro-toalité)和音堆(clusters)。我帶著受過訓練的聽覺,再次聆聽母國的傳統音樂,那一刻,我第一次感受到它們的美妙。現在我的雙耳對音樂的感受已不像從前,心裡反而生出了對日本深切的懷思。」10

而細川的老師尹伊桑因為身為流亡歐洲的韓國人,鼓勵他回望自身文化。尹伊桑的創作結合西方當代音樂與韓國傳統音樂,以歐洲的音樂為基礎建立國際性的作品,這一背景同時也是他的模範。11


「身為亞洲裔的作曲家,尹伊桑創作出的當代音樂不僅傳達了亞洲的氛圍,也含括了亞洲文化的思想與內涵。我就是受了他的啟發,開始建立我的問題意識。」12

細川自此專注於融合東、西方傳統文化。他在與Christoph Wagner的對談中就曾提到:

「身為日本作曲家,我的使命就是聯結東方與西方的傳統。140年來,日本始終挪用歐洲音樂,久而久之,卻忘了自己的根本。現在我們幾乎是完全西化了。」而後,在1982-1983年間,他又意識到自己的風格深受尹伊桑的影響,必須抽離現況。於是自1981或1982年起參加達姆士達的暑期音樂營(Darmstsädter ferienkurse),追隨拉亨曼(Helmut Lachenmann)與費尼豪(Brian Ferneyhough)的指導。由於一心向歐洲教授求師,細川再度轉往弗萊堡(Freiburg-im-Breisgau)師事費尼豪。



 


此番移居也成為他自1984年起在弗萊堡音樂學院(Hochschule für Musik de Freiburg-im-Breisgau)接受他一向欽佩的大師胡伯(Klaus Huber)指導的契機。他也因校方邀請歐洲作曲家前來客座而結識了諾諾(Nono)、魯托斯拉夫斯基(Lutosławski)與布雷茲(Boulez)等人。


這時,他收到來自東京新國立劇場總監Toshiro Kido難能可貴的邀約,委託他為雅樂團創作一首當代樂曲。胡伯特別准許他返回日本六個月,深入探索日本傳統音樂的特色。

「胡伯給了我動力,幫助我更深入地鑽研日本音樂。我對日本音樂雖然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,但卻始終不夠深入。我藉此機會返國六個月,潛心研究日本音樂與佛教禪宗。那段時間對我來說極為重要,從那時起,我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。胡伯嚴格禁止學生仿效他作曲,每每有人觸犯這條規則,他便嚴厲責備。因此,我必須建立自己的音樂。」13

細川回到日本後,在東京鑽研樂曲、樂器和歷史,同時也學習佛教聲明(shōmyō)14和日本笙(shō)15,並自哲學家、禪學家與神學家門脇佳吉(Kakichi Kadowaki)的思想中獲得靈感。


1985年10月30日,他在東京完成了為聲明與雅樂團創作的樂曲《東京》(Tokyo),並由東京雅樂團(Tokyo Gakuso)演奏。

此番邀約也為他帶來與樂團演奏者密切合作的機會,特別是與雅樂笙演奏家宮田麻由美(Mayumi Miyata)間的交流,讓他更了解這種樂器在雅樂演奏中的角色,也更能分辨日本音樂與歐洲音樂間主要的差異。



 


細川因此開始往其他形式的藝術領域尋找靈感。1990年和1996年,他分別為日本導演小栗康平(Kōhei Oguri)的作品《死之棘》(Shi no Toge)與《沉睡的男人》(Nemuru otoko)創作配樂。1997年起,他投入系列作品《旅》(Voyage)的創作,最初的三首曲子靈感來自一組由十幅禪畫組成的作品。1997年,小提琴合奏曲《旅I》在德國維滕(Witten)新室內音樂節(Witten Festival for New Chamber Music)上發表,接著低音管合奏曲《旅II》也在巴黎公開,而為長號創作的合奏曲《旅III》則是在阿姆斯特丹首度亮相。



在完成雅樂團的委託創作後,細川累積了足夠的現代音樂底韻,首部歌劇《李爾王的幻影》(Vision of Lear)便在1998年誕生。這部作品為日本能劇(Nô)帶來新的氣象,儘管演員的舞蹈動作符合傳統標準、極具風格,奏樂的部分也呈現出能劇的特點,但整場演出皆使用西方樂器進行伴奏,沒有任何日本傳統樂器。其中,打擊樂更占據主要地位。這部歌劇的台詞以莎士比亞名劇《李爾王》為基礎,劇名也源自於此。

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給予他使用各種樂器與語言的機會,作品的標題、型式、台詞和聲響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,因此創造出迥然不同的時間與空間感,這一部分我將在第四與第五章中深入探討。



 


1不加註

2日本傳統樂器,以撥弦方式彈奏,一種放置於桌上演奏的齊特琴(Zither)。

3見Christina Zeller, 2010。

4日本作曲家(1930-1996)。

5日本魯特琴,有多個指板,琴弦以絲製成。

6竹製日本笛,五孔,豎吹,源於中國。

7韓國作曲家(1917-1995)。

8見Christoph Wagner, 2003。

9見Jacky Vonderscher, 2010。

10見Jacky Vonderscher, 2010。

11見Jacky Vonderscher, 2010。

12見Basho in Europa, 1997。

13見Jacky Vonderscher, 2010。

14一種佛教唱誦經文的方式,以合聲或輪唱形式呈現。

15自中國傳入日本的樂器,自右下方吹口吹氣演奏。

85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